埃里克·坎德尔
- العربية
- مصرى
- تۆرکجه
- Беларуская
- Български
- বাংলা
- Català
- Čeština
- Deutsch
- English
- Esperanto
- Español
- Eesti
- Euskara
- فارسی
- Suomi
- Français
- Gaeilge
- עברית
- Hrvatski
- Magyar
- Հայերեն
- Bahasa Indonesia
- Ido
- Italiano
- 日本語
- Қазақша
- 한국어
- Latina
- Latviešu
- മലയാളം
- Bahasa Melayu
- مازِرونی
- Plattdüütsch
- Nederlands
- Norsk bokmål
- Occitan
- Polski
- پنجابی
- Português
- Русский
- Simple English
- Slovenščina
- Српски / srpski
- Svenska
- Kiswahili
- தமிழ்
- Türkçe
- Українська
- اردو
- Yorùbá
外观
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| 埃里克·坎德尔 | |
|---|---|
拍攝於2013年世界經濟論壇 | |
| 出生 | (1929-11-07) 1929年11月7日(95歲) 奧地利維也納 |
| 母校 | 纽约大学医学院 哈佛大學 |
| 知名于 | 記憶的生理学 |
| 配偶 | Denise Bystryn(1956年结婚) |
| 儿女 | 2 |
| 奖项 | Harvey Prize(英语:Harvey Prize)(1993年) 沃爾夫醫學獎(1999年)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(2000年) |
| 科学生涯 | |
| 研究领域 | 精神病學與神經科學 |
| 机构 |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 |
埃里克·理查德·坎德尔(英語:Eric Richard Kandel,德語:[ˈkandəl],1929年11月7日—),生于奥地利维也纳,后移居美国。1956年毕业于纽约大学。1974年至今,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。2000年,因神经系统学领域的贡献与保罗·格林加德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。
家庭
[编辑]他的妻子为德尼兹,有两个孩子。
参考文献
[编辑]| 1901年-1925年 | |
|---|---|
| 1926年-1950年 | |
| 1951年-1975年 |
|
| 1976年-2000年 |
|
| 2001年-至今 |
|
注: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,1914年、1922年、1926年、1938年、1943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。 |
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获得者 | ||||||||||||||||||||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950年代 |
| ||||||||||||||||||||
| 1960年代 |
| ||||||||||||||||||||
| 1970年代 |
| ||||||||||||||||||||
| 1980年代 |
| ||||||||||||||||||||
| 1990年代 |
| ||||||||||||||||||||
| 2000年代 |
| ||||||||||||||||||||
| 2010年代 |
| ||||||||||||||||||||
| 2020年代 |
| ||||||||||||||||||||
| 1940年代 |
|
|---|---|
| 1950年代 |
|
| 1960年代 |
|
| 1970年代 |
|
| 1980年代 |
|
| 1990年代 |
|
| 2000年代 | |
| 2010年代 | |
| 2020年代 |
|
| 国际 | |
|---|---|
| 各地 | |
| 学术 | |
| 人物 | |
| 其他 |
| 这是一篇关于美国科学家的小作品。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。 |
分类:
隐藏分类:
- 自2013年11月缺少来源的条目
- 自2022年8月需要從英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
- 含有多个问题的条目
- 含有hCards的条目
- 本地相关图片与维基数据不同
- 含有英語的條目
- 含有德語國際音標的頁面
- 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WorldCat实体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BIBSY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BNE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BNFda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CANTI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ICCU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J9U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Libri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NL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NLG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NLK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NSK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N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PLWAB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Portugal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CINI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Leopoldin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ORC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Scopu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DTBIO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Trove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SNAC-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包含SUDO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
- 全部小作品
- 美国科学家小作品